潮汕火了

潮汕火了

谢自 2025-02-02 新闻报 7 次浏览 0个评论

潮汕火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界 (ID:pedaily2012),作者:杨文静,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 这也许是全国年味最浓的地方了。"

2025 年春节,一位福建好友第一次尝试带父母旅游过年,把地点选在了潮汕。这片广东沿海小城,凭借一段英歌舞意外爆火后,成为了春节最火旅游地之一。

春节前三日,天南海北的游客挤爆潮汕—— 72.43 万平方米的汕头小公园人头攒动、南澳岛被围得水泄不通;甚至潮汕附近酒店价格涨幅堪比海南,一间 155 元的连锁酒店房间价格飙涨至 688 元。

从汕头到潮州,新一代网红城市诞生。继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等火遍全国的旅游城市之后,潮汕地区凭借独特的春节氛围,承接了一波流量。此时此刻,春节城市抢人大战打响。

今年春节,潮汕被挤爆了

春节假期开启,来自贵州的李艺和男友踏上前往潮汕的旅途。两人在春节期间自驾游览了汕头、南澳岛、普宁等潮汕打卡点,最后在普宁看到一场英歌舞。

震撼,是不少游客描述潮汕春节活动时常用的词汇," 一场英歌舞、一场舞狮,让人看得热泪盈眶,这种唤醒群体记忆的东西很能抓人。" 李艺最初听说潮汕只是因为潮汕牛肉丸,但时至今日,这里早已通过另一种方式在全国爆火。

早起尝一尝潮汕特色美食、看一场气势恢宏的英歌舞者同台 " 斗舞 ",跟着当地人热热闹闹地 " 营老爷 ",晚上再到海边看一场烟花秀 …… 追寻浓烈的 " 年味 ",成为不少游客来这里过年的唯一理由。

截至发稿前,小红书上 " 潮汕春节旅游攻略 " 已经有约 1400 万篇笔记,抖音 " 潮汕过年 " 等相关话题播放量超过 1.6 亿,微博 " 潮汕英歌舞 " 屡屡登上热搜,甚至不少网友也在短视频里跟着潮汕 " 赛博过年 "。

通常而言,潮汕的春节从农历 12 月中下旬开始一直持续到元宵结束,在这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各地社区、村镇都会组织活动。随着今年 " 非遗 " 文化出圈,潮汕在春节期间愈发火爆,如今,已经有不少人自发在社交平台上整理出潮汕各地的春节节目单。

潮汕火了

" 春晚收视率最低的地方,除了海南,就是潮汕。"这里也被称为春节氛围最浓的地区。对于外地游客来说,在家乡或其他旅游景区过年,大年三十的街上通常冷冷清清,而潮汕街道广场的演出活动却年年爆满。

今年春节,从汕头小公园到广济桥、南澳岛等多个景点更是人山人海,相关话题评论区打趣 " 今年这里恐怕来了 1 亿人 "。

随着游客暴涨,潮汕酒店和民宿房价也水涨船高。一位春节回乡的潮汕朋友郭汕告诉投资界,平时 80~120 元一间的连锁酒店房间,今年春节已经涨到了 800~2000 元,甚至有游客晒出最高价格过万。即便如此,不少酒店和民宿也在春节还没到来前就被抢购一空。

此外,各色小吃、饭店门口再现排队盛况,多个景区附近甚至一度陷入堵车状态," 放眼望去,一路上全是外地车牌 "

其实这一盛况在两年前就已经出现。一组数据显示:2023 年春节汕头小公园单日接待量就已经突破 30 万人次,潮州广济桥灯光秀门票提前一周售罄;2024 年潮汕三市酒店入住率达 98.7%,民宿平台出现 " 一房难求 " 的盛况,甚至催生了 " 住汕尾、游潮州 " 的跨城住宿模式。仅 2024 年春节黄金周,潮汕三市旅游总收入就超 60 亿元。

今年游客更是挤爆潮汕各个景点,以此来看,这组数据或许还将更高。有人感叹,在几座小小的南方城市里,年轻人终于找回了 " 年味 "。

为何是潮汕?

长久以来,潮汕在外地人眼里都是一个略显神秘的地方。所谓潮汕地区并不是一座城市,而是由潮州市、汕头市和揭阳市三市(广义包括汕尾)构成,地处广东东南沿海,这片总面积 1 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宗族文化和传统习俗被完整保留了下来。

这是吸引游客络绎而来的主要原因。

2023 年,一场英歌舞火爆全网。与其他传统舞蹈不同,英歌舞结合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体,表演刚劲豪放,再加上色彩鲜艳的服饰和整齐有力的节奏,屡屡在短视频平台刷屏,甚至海外点击量早已破亿。

" 只要英歌舞的锣鼓敲响,年味就足了。"今年的春晚,英歌舞登上舞台,更吸引了一批慕名前来一睹为快的年轻人。

" 大约从 2023 年开始,来潮汕过春节的游客开始疯涨。" 郭汕告诉投资界,此后,潮汕成了春节旅游的必去榜单,几乎每一年汕头小公园等几大景点都会被游客挤爆。

另一边,随着 90 后、00 后逐渐成长为经济主力,他们开始寻找儿时缺失的 " 年味 "。曾经因物质匮乏而在春节体验到的快乐,随着消费升级逐渐消散,而 Z 世代是一个 " 体验至上 " 的群体,因此,一批年轻人正通过各种方式在这个古老的传统节日里搜寻氛围感。

满满 " 非遗 " 味道的潮汕就此出圈。据中国旅行社协会联合途牛旅游网发布的《2025 春节旅游消费趋势报告》,春节期间,非遗民俗文化、非遗手工技艺等体验活动展现出了极高的人气,成为游客的热门选项。其中潮汕英歌舞等超 " 燃 " 的广东民俗最受年轻人追捧。

显然,潮汕抓住了这波机遇。

曾几何时,因地处 " 省尾国角 ",珠三角地区的虹吸效应吸纳了大量潮汕人才和资源;尽管潮汕经商文化盛行,潮汕商人遍布全球,李嘉诚、马化腾、黄光裕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家从这里走出,然而却少有人回乡创业。潮汕经济一直不温不火。

这其中,独特的宗族文化一定程度上或许制约了当地新产业的发展,但也成就了如今的潮汕。当非遗习俗陡然出圈,潮汕各地迅速抓住英歌舞这一文化 IP,开始逐渐向文化旅游转型。

以汕头为例,今年春节汕头策划了近 3000 场文旅活动,除了英歌舞、舞龙舞狮、营老爷、粤剧表演等非遗展示外,就在刚刚过去的正月初二,汕头烟花秀疯狂刷屏:内海湾海面超 5000 架无人机,近 10 万发烟花,持续 30 分钟的烟花秀表演,再次让这座城市火出圈。

过去几年里,潮汕三市文旅迅速布局,通过重修历史街区、升级交通、举办文化活动、开发旅游线路、智慧旅游建设等措施,试图抓住这波 " 泼天富贵 "。但不得不提的是,拥挤的交通、汹涌的人流和飞速飙升的酒店价格也成了不少游客的 " 劝退帖 "。

流量与热度之外,等待潮汕地区的或许还有更大的考验。

另一种竞赛,中国批量诞生网红城市

潮汕爆火背后,春节旅游热潮正在悄悄兴起。

最近几年,年轻人开始 " 反向过年 ",正如前文提到,90 后、00 后已经成为最大的经济主体之一,而他们也逐渐开始挑战父辈的节日文化和消费模式。当老家千篇一律的春节活动不再吸引年轻人,难得的春节长假自然就被 " 让渡 " 给了外出旅游。

有趣的是,今年还出现" 分段式过年 "的现象,即年前旅游,除夕回家陪父母,正月再开启第二段度假之旅。根据去哪儿大数据显示,春节期间购买多张机票的旅客比例同比增长了 50%。

于是,第一波网红城市赚翻了。作为最先爆火的城市之一,哈尔滨的冰雪旅游热度从去年开始就贯穿了整个春节假期,一群 " 南方小土豆 " 北上过冬,让这座中国最北端的城市一度在春节期间聚集超 1000 万游客,旅游总收入超 160 亿元。

一直以来稳坐冬季度假胜地的海南也承包了大部分春节游客。只要翻开朋友圈,海南风景必成为打卡常客之一,去年甚至还因游客爆满而导致航班延后。除此之外,昆明、西双版纳、西安不夜城、山西太原等一批气候适宜、节日氛围浓厚的地区也跃升春节旅游必去榜单。

春节旅游热成为不少城市 " 抢人 " 的新年第一战,也为城市破圈爆火提供了最新路径。追溯起来,这同样是 " 网红城市 " 崛起的又一案例。

自从重庆、长沙等城市在抖音一炮而红;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哈尔滨冰雪经济凭借独特的消费体验和极致的服务出圈," 网红经济 " 渗透进了城市旅游之中。此时,吸引年轻游客的不再只有绝美的风景,更多是城市带来的人文气息与特色体验。

尽管也有不少偶然,但此后的城市爆火逻辑异曲同工——《去有风的地方》带火云南大理;《我的阿勒泰》如法炮制新疆阿勒泰;火遍全球的游戏《黑神话:悟空》带火山西旅游;非遗文化带火潮汕、泉州等地。依照这一逻辑,各地文旅开启了 " 抢人大战 "

长远来看,网红旅游或许并不能完全支撑起一座城市,重庆、长沙、武汉等曾经的网红城市 GDP 更多仍依赖于其他优势产业。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看到凭借旅游经济杀出一席之地的淄博正在反哺其他产业,更多新兴产业布局逐步展开,或许一切只是开始。

毕竟在注意力稀缺的当下,只有 " 看见 ",才能 " 留住 ",这又未尝不是潮汕城市们弯道超车的机会。

(李艺、郭汕均为化名)

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学习使用0830,本文标题:《潮汕火了》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