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公募基金格局生变:主动权益规模缩水,被动指数崛起?Deepseek指出四大原因

2024公募基金格局生变:主动权益规模缩水,被动指数崛起?Deepseek指出四大原因

彻底脱轨 2025-02-08 财经报 8 次浏览 0个评论

  回顾近三年内主动权益基金的规模变动情况,数据显示,主动权益基金的规模整体持续下跌,规模在2021年四季度达到近三年的规模峰值,为5.97万亿元;而后规模开始回落,2024年四季度较三季度再次回落,规模收于3.39亿元。

  与此同时,截至2024年底,被动权益类指数基金的规模为3.96万亿元,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为3.44万亿元。这是被动指数基金规模首次超越主动权益类基金。而更多长线资金还在积极入市,不少指数基金已成为长线资金入市的重要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变化反映了投资者行为和市场环境的深刻转变。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目前风头正火的Deepseek给出以下回答:

  一是市场有效性提升。随着市场信息的透明化和投资者结构的机构化,A股市场的有效性逐步提升,主动管理型基金跑赢指数的难度加大。许多投资者发现,长期来看,被动指数基金的表现并不逊色于主动权益基金,甚至更具稳定性。

  二是投资者行为的变化投资者越来越倾向于低成本、透明化的投资工具。被动指数基金因其费率低、持仓透明、风格稳定等特点,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尤其是在市场波动加大的背景下,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风险可控的指数基金。

  三是政策与市场环境的影响监管层对资本市场的改革持续推进,注册制的全面实施使得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个股选择难度加大。这进一步削弱了主动权益基金的选股优势,而指数基金则通过分散投资降低了风险。

  四是机构投资者的偏好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更倾向于配置指数基金,以降低管理成本和跟踪误差。这种机构资金的流入也推动了被动指数基金的规模增长。

  在此背景下,基金公司应该如何寻求转型与创新?Deepseek给出以下回答:

  面对市场变化,基金公司正积极寻求转型与创新。头部基金公司加大了对被动指数基金的布局,同时通过提升投研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寻找差异化竞争优势。

  此外,投资者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基金公司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帮助投资者理解不同产品的特点和风险,引导其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

  展望未来,行业集中度可能进一步提升,中小型基金公司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与此同时,创新与国际化将成为基金公司突破的关键。ESG基金、REITs、跨境ETF等创新产品,以及国际化布局,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学习使用0830,本文标题:《2024公募基金格局生变:主动权益规模缩水,被动指数崛起?Deepseek指出四大原因》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